PRODUCT CLASSIFICATION
產品分類能源管理平臺的未來發展將向能源預測、能源計劃、能源優化調度和節能控制進一步發展和加強,通過質量、環保、公用工程及設備工藝優化等各方面因素的支撐實現節能減排的效率,主要從幾個方面概述研究內容與要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
2.1 技術路線
該平臺采用架構分別為后臺設施層、數據中心層、應用平臺層、應用系統層和用戶層。
后臺設施層:為系統的框架提供運行、算法、技術等支撐。
數據中心層:將系統獲得的數據進行清洗、去重、歸檔、存儲等處理和加工,形成分門別類的數據單元和數據庫,并且與兩化平臺數據庫進行數據互通,從而為平臺層、應用層和接口提供支持。
應用平臺層:是平臺內部各個業務單元的處理節點,通過業務邏輯層可將應用層和接口層發來的指令進行處理,并將結果給到應用層和接口。接口的主要功能是根據外部業務系統的服務請求來進行接口調度和管理,如對接外部的大數據平臺、認證平臺等。
應用系統層:是基于數據面向客戶的應用展示,通過應用層用戶可對有關內容進行查看、導出,為部門決策提供素材。
用戶層:是基于權限管理展示應用設計,通過權限設置調用應用層應用。
平臺提供統一權限管理,統一消息管理,統一工作流平臺,統一日志管理,實時服務,統一通信管理,統一定時管理。
該平臺設計時采用當前信息系統建設平臺化建設思維,主要核心是:前臺輕量化,后臺引擎化,可靈活地適用組織需求化,其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
(1)基礎數據支撐環境共享化,不同基礎數據來之不同的系統,實現與兩化平臺、各裝置報表系統、生產調度日報、大數據平臺等多系統平臺形成數據共享,支撐起系統的基礎數據環境。
(2)業務應用系統平臺化,集成采用統一入口,單點登錄等相關技術建設以兩化平臺及生產管理系統為核心,與其他已有系統基于數據、入口、流程、業務級的連接,實現對本地數據、生產實時采集數據的各項業務數據集成。
(3)監測管護系統平臺化,采用模塊化、插件管理及引擎技術等一系列擴展技術。
2.2平臺簡介
(1)能源數據采集
主要是對企業能源消耗點進行數采,把以前由人工抄表,再輸入系統的工作,轉化為系統自動獲取水、電及氣等數據采集。同時能源采集還包括對采集數據通過分析計算得出各種重要耗能設備需要監測的數據,例如能效。
(2)能源監控
能源監控主要是把能源計量數據、能耗數據及生產過程各種數據通過實時、匯總、統計和對比等各種操作,并以簡單易懂的圖像形式在大屏之中展示,可供生產管理部調度人員及時了解了整個生產過程的情況,為調度提供強有力的決策支撐。
(3)能源管理
主要對生產能源數據的管理、平衡生產數據、數據展示和統計。根據實際業務需要劃分的模塊有:班組能耗、碳排放管理、開停車能耗管理、對標管理、耗能設備管理、能源數據管理、外購能源管理、文檔管理、合理化建議、報表管理、企業數據上報、基礎數據管理和系統設置管理等,共有12個大模塊。
(4)能源模型
能源管理模型是指通過分析監測能源流數據,建立能源評估、預測與優化模型,對主要能源介質的生產和消耗進行預測,實現能源介質產、存、耗動態平衡,提高介質利用效率實現節能減排目標。比如建立效益預測模型,通過經濟效益分析得出裝置較優負荷建議值,以便為企業獲得比較大的經濟效益。還有對蒸汽管網進行建模評估,結合蒸汽產耗歷史數據進行模型計算,建立蒸汽管網的平衡圖。
2.3開發技術
采用B/S架構,傳統的B/S程序是由后端渲染好頁面,交給前端來顯示,為了使數據展現過程更加直接,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經評估平臺采用新的前后端分離架構進行搭建,實現前后端解耦,前端框架將采用成熟的Js框架和Bootstrap,后端采用傳統分層架構、采用多層(N-Layer)邏輯架構,層與層之間是低耦合的,增加各層的獨立性,從而也提高了可測試性,降低系統的復雜度,大大提高系統的魯棒性。
通過前后端分離,可以適應現代流行的多終端的界面體系,表現層既可以在PC端訪問界面,也可以通過BI軟件在大屏幕進行展示,未來還可以通過移動端APP,甚至微信小程序等新的技術進行系統展現,而無需改動后端系統及邏輯。
基于漸進式框架構建用戶界面,Ajax完成請求數據傳輸。前端架構具有輕量級、高性能、高穩定性、可組件化的特點,相比舊的前端框架更具優勢。
前后端之間采用輕量級的WEB服務RESTful Web Services來實現資源訪問。為了實現REST訪問協議,系統采用了成熟的NET技術來實現后臺功能。后臺采用傳統Entity Framework和MVC架構進行搭建,此架構使用非常成熟,具有高度穩定性和擴展性。
系統結構
現場通過廠區局域網和平臺通訊,平臺搭建在客戶自己配置的服務器上。搭建完成之后,客戶可以在任意能與局域網聯通的地方,通過有權限的賬號登陸網頁以及手機APP查看各處的運行情況。
系統可分為三層:即現場設備層、網絡通訊層和平臺管理層。
現場設備層:主要是連接于網絡中用于水、電、氣等參量采集測量的各類型的儀表等,也是構建該配電、耗水、耗氣系統必要的基本組成元素。肩負著采集數據的重任,這些設備可為本公司各系列帶通訊網絡電力儀表、溫濕度控制器、開關量監測模塊以及合格供應商的水表、氣表、冷熱量表等。
網絡通訊層:包含現場智能網關、網絡交換機等設備。智能網關主動采集現場設備層設備的數據,并可進行規約轉換,數據存儲,并通過網絡把數據上傳至搭建好的數據庫服務器,智能網關可在網絡故障時將數據存儲在本地,待網絡恢復時從中斷的位置繼續上傳數據,保證服務器端數據不丟失。
平臺管理層:包含應用服務器、WEB服務器和數據服務器,一般應用服務器和WEB服務器可以合一配置。
平臺采用分層分布式結構進行設計,詳細拓撲結構如下: